淺談大柴胡湯加減對胃病的臨床運用
大柴胡湯治療少陽與陽明合病。證見寒熱往來,胸脅苦滿,嘔不止,郁郁微煩,心下滿痛或痞硬,大便不解或脅熱下利,苔黃膩,脈弦有力為辨證要點。
在2020年期間,用大柴胡湯加減對120例胃病患者進行治療,其中治愈106例,好轉(zhuǎn)10例,無效4例,并同時對有肝胃郁熱,濕熱中阻的證候,分別用丹梔逍遙散,連樸飲進行對應(yīng)性的治療,其治療效果均略低于大柴胡湯的加減。
胃病,其病因病機主要有寒邪犯胃,飲食傷胃,情志所傷,脾胃虛弱等四個方面。而臨床癥狀有胃痛,反酸,脹氣,口干苦,嘔惡,燒心,食欲不振,大便不通暢,自汗,倦怠乏力,臥不得安等。
胃為陽土,喜潤惡燥,主受納腐熟水谷,其氣以降為順,以通為用,所以感受外邪,內(nèi)傷飲食,情志失調(diào),勞倦過度,皆可傷及胃腑,以及胃氣失和,陰陽氣血失調(diào),胃為其病。脾與胃相表里,同居中焦,共奏受納運化之功,所以胃病多涉及到脾,脾病亦可及胃。脾胃的受納運化,中焦氣機的升降,有賴于肝之疏泄,若氣郁傷肝,肝氣橫逆,乘脾犯胃,致氣機阻滯,胃失和降而為病。膽附于肝,膽之通降,有助于脾的運化,胃失和降,若膽腑通降失常,膽氣不降逆行入胃,胃氣失和,氣機不利,則胃病癥情皆見。
綜上所述,胃病的關(guān)鍵臟腑在胃,與脾,肝,膽關(guān)系最為密切,其中氣滯,食積,寒凝,郁熱,濕熱,血瘀可致的多為實證。胃陰不足,脾胃虛寒所致的多為虛證。在病理變化上,胃病雖有寒,熱,虛,
實,在氣,在血的不同,但寒熱虛實之間又常轉(zhuǎn)化,氣滯日久可化火傷陰,或致血瘀,郁火傷絡(luò),或瘀血阻絡(luò),絡(luò)損血溢,又可導(dǎo)致出血,而致嘔血,黑便等癥。本病早期多為邪擾胃腑,病多在氣分,后期多為胃失所養(yǎng),以本虛為主,常夾痰郁,寒濕,濕熱,瘀血等標(biāo)邪,形成虛中夾實,寒熱錯雜證。慢性胃病急性發(fā)作時,多為本虛標(biāo)實,且以標(biāo)實為主。
大柴胡湯方組:柴胡15g,黃芩9g,大黃6g,枳實(炙)9g,芍藥9g,半夏9g,生姜9g,大棗5枚。功在和解少陽,內(nèi)瀉熱結(jié),主治少陽與陽明經(jīng)合病,但胃病與六經(jīng)相系,臟腑相依,傳變互影,轉(zhuǎn)換相存,重在取其本方,對胃病證候群的治療具有傾向性。如:小劑量的柴胡能疏肝解郁,黃芩能瀉肝膽之火,大黃酒制宜于瘀血證及不宜峻下者,枳實能破氣消積,化痰除痞,白芍可養(yǎng)血柔肝,緩急止痛,半夏功在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消痞散結(jié),生姜能溫中止嘔,大棗補益中氣,養(yǎng)血安神,緩和藥性。如程鐘齡所說“一法之中,八法備焉,八法之中,百法備焉。”
劉女士,51歲,外籍華人,病史七年,因家事不愉起病,證見胃脘脹痛連脅,胸悶嘔逆,脹氣,多嘆息失氣則舒,大便不暢,苔薄白,脈弦。證屬肝氣犯胃,因情志不遂所致。治宜疏肝和胃,理氣止痛。以此方加減:柴胡7g,黃芩9g,酒大黃7g,枳實(炙)9g,芍藥9g,法半夏9g,生姜9g,大棗5枚,加川楝子9g。十劑一日一劑煎服。
二診,上證均以改善,唯有食納欠佳,苔薄白,脈微弦。在一診方基礎(chǔ)上,去酒大黃,加砂仁6g,炒二芽各10g,十五劑,以善其后。
張某,男,62歲,湖北籍人,病史15年。證見胃脘隱痛,喜溫按,進食痛緩,勞累或感受寒涼后癥狀加重,四肢不溫,神疲納呆,大便溏薄,舌淡苔白,脈遲緩。
證屬脾胃虛寒,中陽不振所致。治宜溫中健脾和胃止痛。以此方加減,柴胡7g,枳實(炙)9g,黃芩7g,芍藥9g,法半夏9g,大棗9g,生姜易高良姜9g,去大黃,加炒白術(shù)12g,黃芪12g,玄胡7g。十五劑一日一劑煎服。
二診,胃脘隱痛緩解,四肢不溫稍有改善,食欲增進,苔淡白,脈遲緩,原方十劑,一日一劑續(xù)服。
三診,患者精神可,飲食佳,二便正常,上述癥狀緩解,以上方去黃芩,加砂仁6g,神曲10g,二十劑以善其后,隨訪未發(fā)。
用大柴胡湯治胃病,盡管與其方的治則不妥,但只要選的方藥與病證相容,既本著擇其法,又用其方,藥味加減適宜,劑量有度,其療效也是顯而易見的。
胃病是一種多發(fā)性的慢性疾病,涉及的因素過多,加之社會發(fā)展快速,人們各方面的壓力增大,其生活中的飲食結(jié)構(gòu),和精神情志等方面的變化,在疾病的發(fā)生,發(fā)展階段,與治療相比,矛盾顯得更為突出,這就要求患者,在對待疾病的預(yù)防和治療中,更要進一步發(fā)揮積極的進取創(chuàng)新精神。